講堂 | 沙龍 | ART TV
在東方:新媒體藝術的中國式探索(下)
在當代藝術的諸多門類中,新媒體藝術逐漸凸顯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然而藝術家們應該如何創造具有中國精神特質和審美價值的藝術語言,又該如何利用東方深厚悠久文化的優勢呢?
無境的追尋——中國當代攝影的現狀與走向(下)
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攝影迅速向大眾化、跨媒介、跨領域發展,當攝影由之前需要大量的理論、技術、方法支撐轉變為只需輕按一個按鈕就可以完成的時候,攝影該如何發展?
無境的追尋——中國當代攝影的現狀與走向(上)
寰宇——袁運甫的藝術教育(下)
袁運甫先生自1956年起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開始了長達50余年的教育生涯。對于藝術本質的堅守、對藝術風格的開放,對學生個性的寬容,成為他留給我們寶貴的藝術教育遺產。
寰宇——袁運甫的藝術教育(上)
光華——從袁運甫1960—1970年代的水粉畫談起(下)
袁運甫先生在1960—1970年代創作的水粉畫,以其明亮鮮艷的色彩、純熟高超的技巧和質樸樂觀的情感,穿越時空的塵埃,引起觀眾的注意。這批畫作對研究中國現代美術以及當下的美術教育都具有重要意義。
光華——從袁運甫1960—1970年代的水粉畫談起(上)
還原一個藝術家的徐悲鴻
距離1995年徐悲鴻誕辰百年紀念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23年之后,“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再次登陸國家美術最高殿堂,讓我們從更多細節真實地觸摸徐悲鴻的藝術本身。
涅瓦回響——留學俄羅斯回憶談(上)
回望20世紀,俄羅斯美術無疑對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1953年,老一輩藝術家們就開啟了留學蘇聯學習藝術的歷程。作為20世紀最后十年赴俄留學的藝術家,中央美院教授葉南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古棕,他們對俄羅斯的藝術和教育有著自己獨到的感知,而他們的認識對我們今天仍有著啟示意義。
涅瓦回響——留學俄羅斯回憶談(下)
藝術沿著“渾沌的光亮”前行(上)
2017年10月20日,“渾沌的光亮——劉巨德藝術展”將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藝術中國邀請藝術家劉巨德、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文化學者王魯湘做客藝術沙龍,分享與探討藝術家劉巨德創作的點滴歷程。
藝術沿著“渾沌的光亮”前行(下)
2017年10月20日,“渾沌的光亮——劉巨德藝術展”將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藝術中國邀請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彭峰、文化學者王魯湘做客藝術沙龍,分享與探討藝術家劉巨德創作的點滴歷程。
未來美術館的圖景(上)
2017年7月,今日美術館的未來館為炎熱酷暑的京城帶來一場震撼,藝術中國邀請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副館長晏燕、藝術總監黃篤做客藝術中國沙龍,共同與您分享對未來美術館的暢想。
未來美術館的圖景(下)
光華之路,現代之路
20世紀,探索中國藝術現代性的先驅們不應被塵埃遮蔽。中國現代主義的探索是持續的、多元的、開放的,每位藝術家都呈現了獨一無二的個案。發現歷史,不單是回顧,更是新的開始。
關于第三世界國家藝術(上)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從“金磚四國”及同樣面臨發展問題的眾多國家作為地域的觀察切入,跨越地域限制,探討藝術在全球化進程中迸發出的混合活力。
青銅文化的當代性
中國的夏、商、周三代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明,為何這一路傳統文明沒能延續至今?明年2月將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將為您解答這個問題,在展覽中不僅匯集中、美兩國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珍品,也將呈現青銅文明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呈現。
關于第三世界國家藝術(中)
關于第三世界國家藝術(下)
藝術鄉建:藝術如何“介入”鄉村?(下)
近些年來,藝術家們關于鄉村問題的藝術實踐延伸出了許多方向。他們力圖召回和保護漸漸失落的鄉村文脈和探求中國人的精神原點。藝術如何“介入”鄉村?藝術與鄉建之間有無鴻溝?藝術家如何面對復雜的“鄉建”?如何避免程式化的全覆蓋現象?鄉建項目如何持續作用于當地?